为230万名失学儿童找回求学的希望,希望工程点亮大眼睛女孩的一生!

2023-08-01 16:07|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查看:



《沐浴党恩 百年风华》第20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它在1999年有了一个闪亮的名字:希望工程星



而希望工程那时已经开展了十个年头,为230万名失学儿童找回求学的希望,照亮人生前进的路。

1989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救助贫苦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以社会化动员的方式,号召举全团、全国、全民之力解决中西部基础教育缺校舍、缺师资、缺入学款的难题,并将这一公益活动命名为希望工程。由此,希望工程配合全国教育普九达标运动在全国展开。



希望工程的第一位捐赠人是一位93岁高龄的女革命家;在希望工程发起的第二天,则收到了一名天津小学生的捐款,她成为了希望工程的第一位小学生捐赠者……




邓小平同志欣然为这一新生事物亲笔题名“希望工程”,并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向希望工程捐款。



就这样,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从垂髫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成功企业家到残疾弱势群体,都是希望工程的捐赠者。作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它是真正的由无数普通人托举起来的爱心奇迹!



如果把希望工程资助过的所有孩子排成一支队伍,张胜利应该是站在队首的那个。1989年,13岁的他在经历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的变故后,成了一名失学少年。因为对上学的渴望,张胜利给县里的大官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辗转到了青基金工作人员手中,张胜利于是成了希望工程资助的第一个孩子。从此,张胜利的人生被改写。




1995年,他被上海师范大学免费录取;1996年,作为希望工程受助学生代表,他前往美国亚特兰大参加奥运会火炬传递;1997年,毕业后的张胜利,放弃了上海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



22年来,张胜利不仅把全部青春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还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资助了300多个贫困学生,撬动社会爱心力量为故乡捐建了3所希望小学,他的学生有的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为了铭记希望工程,张胜利为女儿取名为张希望。他的人生因教育而改变,他也因此走上教育之路,为更多学生点亮了未来的希望!



在希望工程资助的学生中,“大眼睛”苏明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1991年,《中国青年报》摄影师解海龙在安徽农村采访时,遇到了年仅8岁的苏明娟。这双清澈黑亮、充满渴望的大眼睛,一瞬间揪住了解海龙的心,他按下快门,定格下了这经典的一幕。后来,这张照片成了希望工程的象征,一度贴满大街小巷,许多人都认识了这个大眼睛女孩。



苏明娟的人生,也因此改变。1997年,14岁的她成为团十四大最小的与会代表;2002年,她考入安徽大学。而在全民关注下长大的苏明娟,也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苏明娟从初中时就开始主动把自己的部分捐款转赠给贫困小学生;上大学后,她坚持勤工俭学,把自己的助学款全部转赠给了其他贫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苏明娟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每个月,她都会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2018年,苏明娟拿出自己的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在青基会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当年的大眼睛女孩,不仅收获了美满的事业和家庭,还变成了善良、感恩、热爱公益的优秀青年,她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




1998年《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中将希望工程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重点推进的内容。

1999年以后,希望工程逐渐由救助失学儿童转向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近年来,希望工程秉承助学育人传统,推出助学兴教、健康守护、素质提升、紧急救助、铸魂育人五大计划,探索实施希望厨房、红色研学营等公益项目,有力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贫困家庭青少年成长。



截至2021年底,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94.2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2.6万人,援建希望小学20878所。然而希望工程最大的社会意义还不在于捐赠数量和帮扶孩子的多少,而在于它30多年的岁月中,唤起了民众爱心,传播了一种精神,如希望工程星一样,恒久闪亮。

(来源:共青团中央)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188金宝搏加盟
回顶部
Baidu
map